嘉宾介绍:朱定豪,国元证券金融工程与金融产品首席分析师,香港中文大学金融硕士。曾任职于方正证券研究所、华安证券研究所,擅长高频、基本面和另类选股因子挖掘
国内机构化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过去几年基金业绩也普遍好于市场指数表现,投资者可以如何借鉴基金持仓进行选股?具体操作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选股策略如何进行构建?对此,国元证券朱定豪跟大家分享精彩观点。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朱定豪表示,以美国为代表的成熟市场上,公募基金已经越来越难战胜市场指数,但是在中国市场,机构化进程还处于快速上升的区间。在我们国家目前的环境下面,整体的公募基金表现还是要比指数更强,如果我们去跟随基金购买股票,长期下来收益较为出色。
其表示,借鉴基金持仓选股至少有两个应用方向可以去展开。第一个是取贝塔,也就是把整体基金的持仓数据构建股票池,另外一方面我们也可以把基金调仓的行为作为选股信号。
以下为文字精华:
1、国元证券朱定豪:国内市场机构化进程快速发展
提问:现在市场对基金业绩表现怎么看?公募基金的长期业绩表现如何?
朱定豪:大家都说基金需要长期投资长期持有,具体的长期业绩表现什么样,可能大家并不是非常了解。
我这边做过数据统计,发现从10年一直到现在10多年的一个时间里,虽然这个指数是没有上涨多少,我们发现上证指数大概涨了15%左右,但是基金平均的回报率大概在152%左右,长期来看的一个收益是非常高的,平均每年我们基金要跑赢指数大概7个点。
所以在A股市场上,可能我们会发生这么1个现象,就是说A股的大盘指数,特别是如果你看上证指数的话,指数是不怎么赚钱的,但是如果我们长期去投资基金,收益可能是非常突出的,特别是年最近几年大家感受的会明显,从19年到现在,如果我们一直持有公募的这种权益性的基金,股票型的基金,在2019-2021这三年收益都是非常高的,所以特别是这两年这种结构性的行情是非常的好,以公募基金为代表的这种基本面研究的团队,我们发现基本面的研究派逐渐走上舞台,其实为深入的基本面研究,为投资带来非常丰厚的回报。
提问:如果把视角放到国际,美国市场基金的表现如何去看待?
朱定豪:美国市场发展了这么多年下来,从这两年看,以美国为代表的成熟市场上,公募基金已经越来越难战胜市场指数了,所以在美国市场上会有很多讨论说我们是不是去选择持有指数基金,持有标普500或者是纳斯达克的指数基金。
但是在中国市场有些区别,最大的区别就是我们国家的机构化进程还处于快速上升的区间。美国市场大概60%左右是机构投资者,个人占比相对较低,但是国内市场完全不同,个人持股占比明显更高,投资上的非理性行为会更加高。
美国市场大概是在2015年之后,共同基金行业的发展陷入停滞,规模还有一定情况的流出。我们国家的市场,目前我们身边有很多朋友在开始了解这个基金,所以整个市场还有非常大的机构化空间,在这个过程中会给我们带来很多的红利。
美国基金不能跑赢指数了,因为它占比已经非常高了,但中国市场不一样,我们基金占据了非常小的一块,这也是我们买基金能产生超额收益,不断战胜指数的根本逻辑。
2、国元证券朱定豪:机构持仓具备投资借鉴意义
提问:基金的股票池,包括指数股票池,如何看待这些持仓的股票对我们投资的影响?
朱定豪:我们前面说到了在我们国家目前的环境下面,整体的公募基金表现还是要比指数来的更强的。所以如果我们去看基金重仓持有的股票池,这些股票本身质地也会更好,和指数的成分股的特性也完全不同。
我这边是做了深入的研究,就是说如果我们去跟随基金购买股票,我们去买基金,它持有的重仓股的股票池长期下来收益非常出色。
目前整个A股上面机构化的占比大概20%,比美国的60%低很多,导致整个机构的股票池和指数还是完全不一样的。
我可以举例子,比方说我们看最新一期的报表,发现公募基金在银行和非银这两个行业上面的配比,大概加起来也只有3.3%左右。但是如果我们拿沪深300举例的话,这两个行业的占比大概要接近20%,所以一个拿了3%,一个拿了20%,说明这两者的分歧还是非常大的。
如果以科技为代表的板块,比如硬科技板块,公募拿的电子行业的配比大概是15%左右,对比沪深300大概只有9%,在行业配置上我们就发现明显不一样了。基金更看好的是硬科技,能代表中国未来的具有高成长属性的行业。
从股票上来看其实也是有很大区别的。全市场上那么多只股票,基金大概只有重仓了1000多只。而根据2022年的二季报,大概是1366只。如果我们再进行筛选,看一下重点大家参考的股票,就是说基金共同持有的,持有在两次以上的可能只有850只了,数量并没有那么多。
提问:同样我们都知道现在公募的规模已经非常大了,买股票的规模也达到了6万多亿,所有的公募基金的持仓对我们的影响如何?您又是怎样看待的?
朱定豪:如果我们想去做刚才这种模型,或者做一个策略去参考基金持仓,去进行一个抄作业的策略,其实也不是所有的基金持仓都可以去进行操作的,因为基金产品的类型非常多样。
比方说这两年很流行的固收+的产品,它是以控制回撤为主要目的,在一定的回撤下我们再去追求收益,所以在这个方向上,大家的持股风格可能就更加偏向于防守型的了,可能要会买红利低波的股票,多买银行和券商这种类型的股票。
但是公募最核心的一个风格还是主动权益类型的基金,这两年都是以大盘成长为代表的选股风格。所以我们可能在基金上面先去做筛选,重点是把这种最核心的要参考的基金给筛选出来。
提问:从池子里面选股票成为自己的投资标的,所谓的“抄作业”策略怎样实行会更有效,您怎么看待咱们投资者对于机构的“抄作业”行为?
朱定豪:我们研究发现,如果跟随基金去购买股票,这种策略是完全可行的。根据我们的测算,如果等基金发布季报之后,观察全市场上所有股票的前十大持仓,然后再跟随去进行购买这种策略,每年相对基金的整体收益,大概会损耗1.26个点左右。长期来看,平均的年化收益有10%,整体上还是比较理想的策略。
具体来看,基金披露季报后,我们才能看到前十大的持仓,大概会滞后一个月不到,时间并没有非常长。有些年份可能跑得比基金本身还要好,比方说19年整体的结构性行情会非常利好,这种策略可能比基金跑得还要更好。到21年的时候,这种策略可能相对比较劣势,因为市场风格发生了切换,所以整体上我们还是要灵活来运用这种类型的策略。
提问:如果我们参考那些所谓的知名的投资人,他们的择股方向、持仓方向对我们投资有很大的补充吗?
朱定豪:方法参照了全市场上所有的基金,其中参照绩优的基金经理,他们的选股能力更加突出,整体的股票池收益确实有非常显著的提升。模型分为两步,第一步我们要先去优选基金,选比较棒的基金经理,再去参考他所管理的基金的持仓。
在这一步上我们可以举个例子,比方说我们想去进行科技板块的选股,在参考持仓的时候,其实我们要选能力圈,科技领域的基金经理,如果这个基金经理是做消费的,或者是做大金融板块的它的能力全不在科技主题上面,可能我们再去参考它的持仓意义就不大了。
按照 TMT股票的占比去进行筛选,如果占比太低,选股能力肯定不会太高,因为这个基金经理不是很关注这个板块,参考它的持仓意义也不是很大了。所以你可以去筛选持仓占比相对来说高的基金经理再去做参考,价值可能会更高。
3、国元证券朱定豪:如何跟随基金持仓进行选股
提问:我们想知道到底有什么方法可以让我们利用到基金持仓的数据,怎么利用他们能不能再给大家深入讲一讲?
朱定豪:我们发现持仓数据至少有两个应用方向是可以去进行展开的。
第一个是取它的贝塔,也就是把整体基金的持仓数据构建股票池,我们发现这些股票池在不进行任何选股策略的情况下,只是简单的去跟随购买,长期跑得已经比指数来的更强了。不管是对沪深300指数,还是上证指数,都会跑得更强,长期收益更加出色。
另外一方面我们也可以把基金调仓的行为作为选股信号。比方基金新发季报后,我们可以去观察全市场上基金经理大部分在加仓什么股票,尤其是上一期买的比较少的,但本期加仓非常多,这些股票很有参考价值,相应去进行跟随购买的话,整体上面的收益会比较高。
我们这边是用指标进行测试的,整个逻辑选下来后,如果构建成策略的话,回撤下来收益也比较理想,相对于基准可以获得非常高的收益。
提问:现在市场上股票得有5000只了,投资的时候如何区别对待?
朱定豪:我们的研究中发现,持仓跟随的策略,并不是对所有股票都适用。它相对比较适用于机构之间已达成共识,但还没有被全市场认可的,也就是说我们存在预期差的股票,这些股票更具投资价值。
当然两个东西会相互制衡,比如一个有较多机构持有,另外最好市值不太大,因为如果市值很大,就代表着全市场上已经都认可了股票价值,投资价值已被充分挖掘,这两点相互制约。
这种策略可能更适合的就是市值相对不大,但是在机构层面已经达成共识一起加仓的股票,它下一期的相对收益可能会更加高。如果在不同的指数内去进行测试,在相对小的股票里,这种策略的表现会更好,比方在中证500,中证1000里面去进行相应的策略,整体效果会更加出色。
提问:长期表现看,跟随持仓选股的策略是否值得信赖?
朱定豪:长期表现还是非常出色的。如果我们每期选30只股票构建重仓股精选30的策略,表现会比较出色,我们主要是在热门股票里选20只,然后在市场基金经理比较独门的股票里,再去选10只,构建这么一个共同股精选30的策略。这个策略相对来说风格会更加平衡,大小的一个市值风格都会兼顾。
对2012年到2022年进行测试,组合平均收益率能达到28.81%,对应的业绩基准只有13%,所以年化的超额大概有15个点左右。我们既取了公募基金的贝塔,又借鉴了绩优基金经理,很优秀的贝塔,再加上比较优秀的阿尔法,长期下来的收益就会非常出色。
我们这次主要尝试的是科技板块的选股策略,测试发现效果非常好,因为基金很擅长科技板块的选股,整体表现要比市场常见的这种科技指数要好。本期大家新加仓股票,再加上基本面指标和交易层面的考虑,对这三个因子进行复合选股。
Copyright @ 2001-2013 www.caixun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彩迅新闻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18864号-1
网站所登新闻、资讯等内容, 均为相关单位具有著作权,转载请注明出处
未经彩迅新闻网书面授权,请勿建立镜像 联系我们: 291 32 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