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日上午,内蒙古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立案庭庭长暴巴图代表高院向呼格吉勒图父母送达立案再审通知书,备受关注的呼格吉勒图案进入再审程序。1996年,内蒙古18岁的呼格吉勒图被认定奸杀一女子,被执行死刑。9年后,身负多起命案的赵志红落网,自称他是"呼格吉勒图案"的凶手。(新华网 11月20日)
备受关注的呼格吉勒图案已进入再审程序,随着事件真相的逐渐浮出水面,呼格吉勒图的冤屈可能很快将得到昭雪,然而已经死去多年的呼格吉勒图已经等不到这一天了。尽管通过重审认定,呼格吉勒图父母可能拿到国家赔偿,但已远远不能抚平他们这些年来心理所受的创伤。
据当时办案工作人员称,呼格吉勒图案时值上世纪90年代的“严打”期间,公安局在“时间紧、任务重”的压力下,“经常加班,一有案子就连轴转”,“刑讯逼供是常事”。而呼格吉勒图案显然正好撞上了“枪口”,因为案件恶劣、社会影响力极坏,在上级相关领导的直接督办和从重从快的指令下,呼格吉勒图案从案发到执行死刑,仅用62天。在侦破技术并不发达的九十年代,公安局的破案可以算得上神速了。然而在神速的背后,隐藏着的却是诸多的弊病,从尚不完整的证据链,到模糊不清的证人证言,再到诱导性的严刑逼供,各个环节似乎都漏洞百出,但是,正是在这样不清不楚的情况下,法检机关进行了仓促的判决,一条生命就此走到了尽头,这多少应该引起我们的反思。国家制定法律不仅仅在于惩治犯罪,更重要的是保护每个公民的合法权利免受侵害,如果连法律都不能保障一个公民的正常权利,那么国家的公平与正义又得到如何体现呢?错杀一个好人造成的危害远远比放过一个坏人更为严重,绝不能因为办案的过失,就让一个好人成为替罪羊,因为这样的错误无法弥补。尽管公安上确实迫于上级督办破案的压力和当时的环境,存在着一定的特殊性,但是一味追求办案速度,而忽视证据的完整与充分绝不可取,特别是采用刑讯逼供的手段来获取不实的材料,似乎更显得难辞其咎。作为特殊岗位的干部,公安干警更应加强责任感的培养,因为他们工作的每一个疏忽都可能关系着一个人的生死与荣誉,也许在办案中不可能做到尽善尽美,也许办案中会有压力和困难,但坚持责任担当、公平正义才是一个干部真正应该拥有的品质和态度。这就要求公安干警们在工作中高度负责,力求精准,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才能真正履行好法律赋予的职责。
如今,在依法治国的主旋律下,法治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呼格吉勒图案的重审,虽然并不能改变呼格吉勒图的命运,但是却将还给了他的清白,彰显了公平与正义,体现了我党有错必纠,依法治国的信心和决心。同时,呼格吉勒图案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时刻提醒着每一个干部以更强的责任心投入工作。(文/半杯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