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网站内容长年不更新,领导姓名用“姓名一” 、“姓名二”代替,联系电话用1234567忽悠,在记者询问长期不更新的原因时反问记者“干嘛管这事”……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的《关于加强政府网站信息内容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加强政府网站信息内容建设。本网梳理青海省各级政府网站发现,内容更新不及时、信息发布不准确、意见建议不回应等问题十分普遍,各级政府网站内容建设亟待加强。(12月17日,人民网)
官谣是某些政府机构有组织策划的行为。“官谣”的产生根源,莫过于是急于想撇清自身污点的某些单位或个人。网络谣言泛滥被人人喊打,我们同样不能忽视刚露头的“官谣”。“官谣”的怪现象,在政治生活中表现为领导干部的不注重多听、多看、多调查,遇事善于说谎、急于否认,这些现象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常见的现象就是,某些地方官员利用自身掌控的官场资源,公开发布重大的虚假信息或严重歪曲事实的消息,瞒上欺下,以达到其不可告人的目的。然而,政府信息公开是政府发布正面信息,来引导社会舆论,而不是用一些虚假的信息来误导公众。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政府发布的不时信息,短时期内可能会混淆视听,以假乱真。但若长此以往,必然会对政府的公信力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此时,恐怕不是简简单单的几句官谣就可以瞒天过海的了。
政府信息公开的目的,除了公开信息之外,更重要的是为了用公开将政府的一言一行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倘若政府针对公共舆论发布“官谣”,不仅是对于公众的不负责,也是对于自身的不负责。政府对于出现问题的干部,或者自身的失职行为,不能“护短”,更不能姑息养奸,而应当一视同仁,对于触犯了任何法律法规的行为,都要予以相应的处理,用真相还于群众,而不是用谣言来给自己“擦屁股”,这一做法只能是适得其反,越擦越黑。(文/孙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