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奶难”近期再度发生 奶农倒奶折射奶业困局,奶荒、奶剩交替 “卖奶难”近期再度发生。奶农倒奶折射奶业困局。 对不少人来说,媒体对上一轮“奶荒”的报道似乎刚过去没多久,市场上又出现奶源过剩现象。由于“卖奶难”,养殖户倒奶、卖牛的情况时有发生。近期为何“卖奶难”?奶荒、奶剩为何频繁交替发生?“卖奶难”折射了中国奶业发展面临的哪些问题?记者采访了有关部门、协会。为何“卖奶难”?进口奶粉激增,乳制品消费市场低迷。(人民网1月12日)
古人云:仓廪实而知礼节。说明粮食吃饭问题在社会生活中,处于异常重要的基础地位。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人口大国,粮食问题更是关乎国计民生的最重大事情。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杂交水稻等高产优良品种选育成功,才从根本上缓解了中国十几亿吃饭的问题。粮食连年增产,让世界对中国自己是否能够解决粮食问题的疑问优良肯定的答案,也让中国人民能够将更多的力量用于经济建设。
经济发展成功,人民的收入有了很大提高,生活水平和质量有了很大提升。中国经济取得了初步成功,人民的生活有了多样化需求,对吃饭问题,更多的关注营养和健康。粮食问题更具多样化和复杂化,保护多样化的食品生产,就是保护中国十几亿人的吃饭问题。这对经济高度融合与世界的中国政府,是一项十分重大的挑战。
中国自从加入了WTO后,经济就和世界各国交流频繁,并且中国的任何经济政策和法律法规,都要符合WTO规则,符合世界经济发展的规律。用好世界贸易的规则,推动中国农业的发展,保护好农业这个经济发展中最脆弱、也是最关键的行业,是中国各级政府的职责,也是对中国人民高度负责的具体表现。毕竟民以食为天,再多的金钱,在食品短缺的时候,也不会变成能够果腹的粮食。解决粮食安全,需要政府用好各种政策,采取更加有效的手段,保护好关乎国家安全的脆弱产业。
粮贱伤粮农、奶贱伤奶农、菜贱伤菜农,这样的情况,一方面反映了市场的供求关系失衡的现状,更多的反映了各级政府在扶助粮食生产上面的不足。生产环节和流通环节和消费环节紧密结合,才能够让生产和消费的供求关系平衡,才能够保护好粮食生产者的根本利益。这几个环节,都需要政府加大扶助的力度,加大投入,用好“蓝箱、黄箱”政策,保护好生产者的经济利益。同时更要用好规则,保护好农业生产这个脆弱的市场,避免被强势农业国家的低廉产品冲击。(文/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