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都市晋阳小学的考点门外,他体会了一把什么叫“乘兴而来,败兴而归”。因为没带身份证,被阻考场门口后,他抱出护照、户口本、毕业证等一堆证件,极力向考官们证明“我就是我”。最终,他所有的证明失败了。开考后,其他考生已埋头答题,门口的蒋文斌只能悻悻而去。(《中国新闻网》,6月1日)
在考官看来,不放蒋文斌进场,并不是有意为难。一位监考考官告诉记者,他们只是受邀前来监考,并不是考试的组织者和考试规则的制定者,“我们只能按照规则执行。”
最近,有关公众遭遇“证明难”的新闻不断被曝出。地方之间的信息流通存在技术壁垒,好多证明材料没有联网,导致公民重复办证明。证明程序相对繁琐,信息不对称,公民上门办事摸不着头脑,不必要的耽误过多,这种种问题都为人诟病。
“证明难”体现在准备材料繁多,程序复杂耗费时间长,可谓一言难尽跑腿办证的艰辛与无奈。与之相对应,出具证明的机构,尤其是像社区这样的基层服务组织,不仅苦于“证明难”更苦于“难证明”。
其实,某些部门把办证变成了一门生意,收取高昂的费用,加重了民众负担。地方之间的信息流通存在技术壁垒,好多证明材料没有联网,导致公民重复办证。办证程序相对繁琐,信息不对称,公民上门办事摸不着头脑,不必要的耽误过多。
我们不应再继续面对那个让人哭笑不得的问题:“证明我是我,我女儿是我女儿”。也许,未来我们的身份证就会参照国际模式,将各种证件所含信息集于一身。扫描个二维码,相关部门、企业就可能获得公民的证明信息。如此一来,公民就不用千里返乡办证,也不会年年重复同样的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