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蓉集团原董事长谭建明,近日因受贿罪被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谭建明执掌兴蓉集团11年,他累计完成200余亿元投资,集团控股的兴蓉投资成为迄今成都市唯一的国有上市公司。2012年以来,成都市还有工投集团原董事长戴晓明、高投集团原董事长平兴、建工集团原董事长张俊、投控集团原董事长吴忠耘、成都银行原董事长毛志刚等多位市属国企掌门人因受贿被查处。(11月8日,《南方都市报》)
中央巡视组在最近一轮巡视时专门提到“能人腐败”。专家指出,应扎紧制度“篱笆”。在企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一些创业型国企掌门人“一言堂”、家长作风日重。而且,这些企业成为区域骨干经济体后,个人在经济界的影响增大,荣誉变多,政府也相应给予他们处级、厅级“待遇”。内部监管形同虚设,外部监督又无从着手,这些国企掌门人很容易发展成独断专行、唯我独尊的心理。久而久之,难免会在金钱和物欲的驱使下,走上贪腐之路。
在当前体制下,减少执行层的经理人与决策层的董事会交叉是大势所趋。不过,现代经理人制度的推行,仍然面临着一定的困难,因为这意味着要改变既成利益格局。尤其是有些大型国企主要领导人职务任免牵涉到组织部门、国资委等多个部门。如何协调相关部门之间的关系,是一个需要不断磨合、调整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国企如何走出目前各级掌门人“前腐后继”的怪圈,无论是从当下严峻的反腐败斗争形势分析,还是从长远的反腐败斗争目标要求考虑,必须切实走上“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轨道。
对于防止“能人腐败”,一是要加大监督的力度,发挥公众和舆论监督的力量,提高官员的违纪违法成本;二是要改革干部考评和提拔机制,选拔考核时注重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有效激励和调动“能干不贪”的领导干部。(文/廷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