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2014年的中国舆论,“反腐”无疑是最热词汇之一。这一年,一些反腐新词汇进入公众视野。而诸如,培训腐败、能人腐败、一家两制等等,这些反腐新词背后,不但有新问题也有老病根,显示出中国反腐的不断深入,力度广度都在不断加码。(《网易网》,12月19日)
2014年的“打虎拍蝇”中,一些描述官员贪腐现象的新词频出,一些“老词儿”也在2014年出现了新的典型案例。不过,无论是新词还是旧问,这些贪腐现象其实都是一些官场新疾旧患的现实演绎。
在今年史无前例的反腐力度之下,“治标”正在为“治本”赢得必要的时间。由此可见,反腐“治标”固然重要,但只有及时向“治本”过渡,才能真正实现“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的理想机制,并让这一制度在此前的基础上不断完善。
对此,要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着力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健全政府职责体系,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加快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运行的干预。
还要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落实党内监督条例,加强民主监督,发挥好舆论监督作用,增强监督合力和实效。(文/李莫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