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白天上班晚上下班,同样是周五回家过周末,城区干部就可以不受批评,而乡镇干部却要顶着“脱离群众、作风漂浮、官僚主义”的大帽子。众所周知,中央查处“走读干部”的初衷是好,要求乡镇干部强化群众观念、加强工作作风、抓好工作时机,尽早尽快的解决突发事件。但是目前干部异地任职并不少见,很多乡镇领导干部也都有自己的家庭,自己的生活,为何要在下班之后还一味的把他们“捆绑”在工作地方呢?(10月22日荆楚网)
“走读干部”指家住城里,不深入群众,常常往家跑的基层干部,主要是针对县、乡镇两级基层干部。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收官之际,共有6484名“走读干部”在专项整治中被查处。为此,“走读干部”被冠以“候鸟”干部,单位家里两头跑。从某种角度看,走读干部脱离群众、工作漂浮,对发生突发事件不能及时到位处理,在群众中造成了不好的影响,会增加行政成本等等,也确实存在这些问题,但我们也要客观公正的看待干部走读问题,不能太武断的扣上“脱离群众、作风漂浮、官僚主义”的大帽子。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的加快,过去那种吃住、工作、生活都在基层的“干部院”格局已经发生了变化。现在绝大多数基层没有修建职工宿舍,安居乐业,没有职工宿舍,没有“家”,何以乐业?在基层干部中,真正属于吃住都在本乡本土的很少,绝大多数都是异地干部。笔者也在基层工作,每天都要目睹下班后“人去楼空”的尴尬场景,单位除了住读的领导和值班的职工之外,其余干部都劳燕分飞,向着各自的“巢穴”奔去。有的女职工家住城里,每天早上六点过就已经出发,途中要转几次公交车,经过近两个小时才能赶到单位上班,风雨不改,每天如此,很辛苦。写到这里很多人就会问,问什么不在单位附近租房,省的来回奔波?女职工家里都有孩子要照顾,有的家里还有老人,洗衣做饭、材米油盐,每月只有2000多元的工资,租房住不现实,也没有办法照顾家里。
随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为了防止干部走读,各地相继出台了禁止干部走读的相关规定,例如,所有干部职工每周礼拜一至礼拜四必须住在单位,违规者将受到处罚。单位为了留住干部,有的在单位附近给职工租房,有的就住在办公室,还花钱准备了供职工娱乐的文体设施,“吃喝拉撒睡”都在单位,这样一来,租房费、生活费、办公设施设备费就产生了,有的单位不堪重负只有“宣布解散”,干部住读成为一种形式。有的单位还勉强维持,但干部职工怨声四起,干部也是人,也有家庭生活,也应该有最起码的家庭温暖、私人空间和社会权益,不能因为是干部就必须放弃家庭,就必须受“煎熬”,就必须放弃最起码的合法权益。
基层干部的走读问题,面临太多的现实因素,作风确实应该整顿,但不能一刀切,应该实事求是。不能一味追求所谓的“必须住读”,动不动就给扣上“脱离群众、作风漂浮、官僚主义”的大帽子,动不动就处理人。基层干部很辛苦,不定时的加班、熬夜,也没有加班补助,每月2000多元的收入,稍不留神还会受处罚,受委屈,如此窘境干部职工也默默承受。如果现实条件成熟,单位有职工宿舍,有家的感觉,谁还愿意劳燕分飞,受那奔波之苦?
各地应该因地制宜,实行轮岗值班制度。值班人数可以多点,值班期间,所有值班同志必须住读,单位领导必须带班,主要领导必须就近住读,以便处理突发性事件,并严格相关纪律。这样做既可以减轻基层财政负担,减少浪费,也可以及时处理群众的一些问题,干部职工也容易接受,也符合现阶段城乡发展的社会格局。不要一味苛求所谓的“完美无缺”,把整顿干部作风的一件好事演变成另外一种官僚作风和浪费,这也违背了中央关于“反四风”、“八项规定”的相关精神。(文/李孝福)